中国服务贸易案例·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发布时间 : 2024-09-25 20:32:50金年会·金字招牌作者:蔡洁 (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张为付(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多,就业人数在全部劳动就业人员中占比大,其受疫情的影响不容忽视。对此,政府、企业和市场要携手积极应对,共渡难关。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和信息系统局(SISD)的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国际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142个服务项目,包括商业、教育、销售、金融、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等。这些行业的特征决定其更易受到疫情的影响。
一是聚集性特征。比如商场、餐厅、电影院、教育培训机构,都是人员高度聚集地。不论是身体接触的概率还是面对面交流的机率都会大大增加。而引发新一轮疫情的德尔塔病毒属新冠病毒的变异株,传染性更强,可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人员聚集是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是流动性特征。服务业从业人员和被服务对象流动性大,会加速病毒的传播。比如江苏省南京市的早期感染病例出现在机舱保洁人员中,先在机舱保洁人员中快速传播,后通过人员流动的方式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
三是接触性特征。服务业带有接触性,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比如共同娱乐、共同就餐、共同托管、送餐等。广州疾控中心发现,感染者之间有明确的传播链条,病毒可以通过吃一顿饭这样的接触方式传播。
四是个性化特征。服务业以人为服务对象,要满足人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这种个性化服务需要增加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接触,进一步增加了病毒的传播渠道,加快了传染速度。
第一,非聚集的分散化。减少人员聚集,将人流分散,是切断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多地出台的疫情防控政策包括:非必要不开展线下节庆和大型会议、联欢、体育比赛等活动;暂停KTV、电影院、健身房、室内游泳馆、酒吧、场所、麻将馆、棋牌室等密闭场所营业,暂停培训机构(含托管)线下服务。这些政策都旨在减少和分散人员的聚集。
第二,少流动的封闭化。为减少人员流动,疫情防控要求封闭隔离,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与其他非风险地区的隔离。比如,南京要求“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离宁”“中高风险地区、封闭区域内的人员足不出户,封控地区人员只进不出”。
第三,不接触的个体化。所有人都要佩戴口罩,减少个体接触。健康码按照红、黄、绿(分别对应高、中、低风险级别),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以减少个体接触,“健康码”呈黄码和红码的人员与绿码人员隔离开。“红码”人员必须接受集中隔离观察,“黄码”人员居家隔离,而“绿码”人员居家健康监测。
第四,标准式非个体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对所有机构和个人一视同仁,每个人都要遵守和配合,不能搞特殊化,这是保障工作顺利推进的起码规则。对不服从管理或违反规定,瞒报、谎报、迟报疫情,或者阻碍防控工作,导致疫情传播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服务业的分类没有明确的定论,按照商务部的主要分类方法之一,现代服务业一般可划分为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营销服务业三大类。以下从这三大类来分析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
首先,疫情重创了生活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包括家庭用品修理业、饮食业、美容及美发业、客运业、浴池业、殡葬业、医疗卫生业、旅游及饭店业、文体娱乐业、家庭服务业,等等。疫情导致餐饮业萧条,大批餐饮门店无法开张,行业遭遇一波大洗牌,有一部分倒闭,同时导致一部分从业人员退出,还有一部分餐饮业通过外卖等方式减少损失。旅游产业链服务链条很长,包含了在出游过程中的吃、喝、住、游玩等消费全链,对消费拉动巨大。旅游业受到航班取消、客运受阻、景区关闭、大型文娱活动取消、人员流动管控等因素的影响,销售额大减,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急剧下滑。娱乐业中,电影院、歌舞娱乐场所(KTV)、上网服务场所、游艺娱乐场所等被要求关闭,失去了收入来源。医疗卫生业虽然增加了网上问诊医疗服务的供给,但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大幅下降,行业收入受损。
其次,疫情打击了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科学技术研究、情报信息咨询、生产资料修理业、大型设备安装业、设备租赁业、技术检测业、货运业。对生产性服务业而言,人力资本是其中重要的投入品之一,不允许人员自由流动和聚集,会迫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停工或延迟开业,同时上下游的服务供应短缺,服务生产网络受损。
再次,疫情阻碍了营销服务业的正常运行。营销服务业的范围包括零售商业、批发商业、推销业、广告业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会展业、市场调研与咨询业、企业形象服务业、仓储及运输业,等等。由于疫情影响,部分线下门店不能正常营业,或者即便营业也要控制人流,去门店购买的消费者骤减,所以零售行业是疫情打击的重灾区,零售终端大幅萎缩。运输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生产过程通过流通过程维系,而疫情防控限制了人员和物资的地域流动,运输业的生产和防疫难以两全,整体收入下降。
服务业的企业以中小微企业居多,疫情下中小微企业受损最甚,尤其短期损失明显。为振兴服务业,政府层面主要需采取措施一方面稳定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刺激行业的增长。要贯彻执行防疫安全措施,确保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稳定民心;可增发对企业的补助,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优惠利率,优化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降低服务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对服务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税收,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鼓励承租房子给企业的业主、大型写字楼或商业载体为这些企业减免房租,并给予房租补贴。这些政策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的恢复期内促进企业复苏效果显著,仍可继续采用。
企业主要需要从减少成本和增加收益两个方面着手制定政策。减少成本方面,企业要节约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营销成本、租金成本、人员成本,终止非必要的投资和营销支出,申请政府补助,与房东协商减少租金成本,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办公,建立集中管理中心以协调与疫情相关活动,减少线下数量等。
增加收益方面,企业首先需要评估供应链上下游状况,跨区域或跨渠道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调整服务计划。其次,兼顾员工安全与岗位职能需求,培养员工技能专业性与多样性,降低企业运营对个体的依赖性。最重要的是,要扩大网络销售或者服务渠道,通过互联网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式提高效率,并回流现金。比如,对于运输业而言,当疫情导致人力不足时,可通过流程的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达到运行效率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的目的。
尽可能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力量,恢复经济活力,促进服务业发展。虽然短期内服务业资金回流压力大,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内容,是促进服务业复苏、保障市场稳定运行的不二法门。此外,可通过完善保险市场,增加保险覆盖险种的多样化加快市场的修复,降低疫情的风险和冲击。比如,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利用保险赔付隔离带来的误工损失,以及商场、餐厅不能正常营业带来的租金损失等来对冲疫情的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下减弱政府干预的力度。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不断开创新时代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